我校成功承办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专业技术核心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发布者:信息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8-03浏览次数:12

2025年7月28日-8月1日,“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专业技术核心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在我校顺利举行,来自复旦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来自全国各地16所高校的专业授课教师参与此次培训活动。此次培训在中电标协RISC-V工委会及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指导下,由教育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虚拟教研室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部和黄山学院承办,紫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华晟志信(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目的在于加快构建集成电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建设,助力高校专业教师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强化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专业技术领域教学实践能力。

7月28日上午开班仪式在我校文昌南楼211报告厅举行,黄山学院党委书记李铁范,黄山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方辉平,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王志功教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于宗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胡辉勇,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张正选研究员,工信部教考中心电子信息重点领域人才专项负责人杨建,紫光教育集成电路渠道总监白浦岑,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爱民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方辉平主持。

李铁范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和学员来校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黄山学院以及集成电路实训中心的基本情况,强调将全面加强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培训活动取得预期成效,希望借由此次培训,能够与兄弟院校进行深入的交流借鉴,共同促进集成电路师资队伍的建设,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胡辉勇作为教育部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虚拟教研室的代表致辞,他指出本次培训活动为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契机,希望参训教师实现经验共享。王志功致辞时表示期待参训教师将本次培训的工艺配方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化学反应,为打造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贡献力量。杨建致辞表示黄山学院作为专项行动的重点实施单位,已建设了高性价比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训及科研环境,项目工作组以黄山学院的经验为模版已向全国多所高校进行推广,目前已有十多所高校相关专家来学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学习,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可以促进各位教师实践教学、科研创新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白浦岑致辞表示紫光教育将充分发挥全产业链资源优势,从产业赋能、科研支持、教学服务、竞赛服务等多个方面支持培训活动,并与院校开展深入合作。

开班仪式结束后,王志功、张正选、胡辉勇、于宗光分别做题为“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设计”、“特种SOI材料研制与应用”、“三位一体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集成电路最新进展与发展思考”的专题报告,报告现场反响热烈。

7月28日下午开始,参训教师们在文峰楼一楼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训中心和文思楼713教室围绕PN二极管的实体制造工艺实训和集成电路器件、工艺、制造、封测开展虚拟仿真课程培训。课程紧凑、内容丰富,参训教师收获颇丰。本次培训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虚拟仿真平台,已成为国家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与认证考试的试点平台,培训教师们在通过考试后可以取得对应的中级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认证,支持高校双能型师资团队建设。

黄山学院集成电路工艺制造实训平台作为产线级的实训环境,现面向全国开放共享,期望能为我省及长三角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本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专业技术核心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是专项行动计划围绕高校师资团队能力提升的重要活动。期望通过此类培训可以促进各位教师实践教学、科研创新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进高校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产业高水平人才培养,服务全国各区域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撰稿:信息工程学院 铁瑞芳 摄影:宣传部 朱凯波、信息工程学院 铁瑞芳 审核:信息工程学院 张爱民)